『壹』 我想知道古代的長度名稱,(尺、丈……………………)這些
古 代 的長度單位:肘、虎口、掌。古代常以人的身體長度為根據,中東如此,中國不能不如此,其實全球如此。《孔子家語》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一人高為一丈,故有"丈夫"之謂。
以色列"肘"就是一個身體單位。(cubit、cubitum elbow)肘尺,又叫腕尺,一種古代埃及或以色列的長度單位,自肘至中指端,約長等於18至22英寸。1英寸大約2.54厘米,換單位後"1肘"大約為46-56厘米。確實腕尺這一長度單位會在不同的地區有所變化,比如在高身材的白人種族和身材相對比較矮的黃種人那裡的尺度會不一樣。這或許就是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一。
很可能:以色列"1肘" =(戰國)2尺= 46厘米。但是由於年代久遠和"肘"本身的不確定性,已無法獲得准確的數據了。後面大家將會發現,古代度量衡單位之間"2進位"是最常見的一種。也有人認為"1肘"等於"52厘米"。"肘"單位是否在古代發生過大的變動還是個疑問。
《聖經》中還有一個從人身體發展出來的單位:"虎口",英語為"span"。這完全是個中國人同樣使用的古老概念:"一扠(za)"--手掌全部打開後拇指尖與中指尖之間的最大距離。在官方正式使用場合"虎口"是個有具體固定尺寸的度量單位:1 span = 23厘米。中國的"1尺(戰國)"恰好是"23厘米"!所以:以色列"1虎口"(1 span)=中國戰國1尺。換句話說:以色列1肘= 2虎口=戰國2尺。
以上中國長度單位與以色列古代單位的等同是不是偶然的呢?讓我們繼續。
在古代中東地區(如古埃及和以色列),更小的另外一個長度單位是"掌寬"(hand、hand breadth),大約7.7厘米。中國的1(商代)尺恰好是15.8厘米,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2(以色列)掌寬= 1(商代)尺。
現在的米制來自法國,"一米等於光在真空中時間在1/299792458秒內所通過的距離",相當於定義光速為299792458米/秒。起源於法國1790年法國科學家鮑爾德等人建議"取北極到赤道通過巴黎子午線的長度的十萬分之一作為單位",之所以稱呼為"米",則是因為meter的緣故。
英國長度單位是"foot",英尺,很明顯最初這是一個自然尺度。英寸也是一個"自然"度量單位:來源於三個大麥粒的長度,約合2.54厘米。但1英尺卻等於30.48厘米。基本上是個"整數"換算。中國的三尺恰好等於一米。
英國還有為"碼"(yard)的長度單位,1碼= 0.914米=中國清朝"2步"。
中英兩國的長度單位會隨著歲月而改變,所以它們今天的些微差異不能作為否定它們有共同文明淵源的證據。這方面還有更多例證。
中國古代常見的長度單位還有:"尋、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幾、軌、雉、里、毫、厘"等。
雙臂伸展後的長度為"庹",傳統說法是"1庹"大約合今天的"5市尺"。
中國還有一個長度單位叫"墨"也等於5尺。那麼看來:1墨= 1庹?這是不是古代人由於語言的不同,來到中國後對同一種長度單位有不同的叫法引起的重復呢?存疑。
中國的度量衡多在商代後出現,戰國比較紛繁,秦以後相對統一。
中國1尋= 8尺,與"步"接近。"周代以八尺為步,秦代以六尺為步,舊制以營造尺五尺為步",這看起來十分雜亂,我得到的基本數據是,1中國尋= 1米6。萬里之外的英國也有一長度單位"英尋"(fath)。1英尋= 2碼= 1.8米。英尋與中國尋之間僅差0.2米!他們是否在古代為同一起源呢?
另,1仞=周制8尺(約合1.8米),漢制為7尺,東漢末為5尺6寸。
上面幾個單位,又都與中國古代的一個單位"引"接近。中國1引= 1.8米,實際上,1中國引= 1英國尋!
軌:車子兩輪間的距離。有定製,為古八尺。後引申車輪過後的印痕為"軌"。這又是一個"尋"的翻版:1.8米。
中國的"步"是動態的的距離,英國的英尺(foot)實際上為靜態一腳的長度,他們有本質上的差別。
中國1步= 1尋= 2跬。
"倍尋為常",所以:1常=2尋。
古人明顯在度量衡方面有以"2"進位的習慣,並且偶有以"5"進位的習慣,再然後是"8進位","10進位"似乎並不多見。這些度量衡單位上的進位習慣在以色列地區也一樣,可視為全球有文化淵源的另一個例證。之所以多採取"2進位"是因為它最簡單,選取"5進位"則是由於人手5指為最方便的計算工具。
扶:古代有"1指為寸,1扶4寸"的說法,實際上就是四指並攏的寬度為"1扶"。既然是四指並攏的寬度即為"扶",那麼很容易回憶起來上面的一個以色列單位:"掌寬",他們是完全一樣的。同時,我們在英語詞典上可以查到:1 span(掌寬)= 4英寸。換句話說:不僅中國"扶"=以色列"掌寬",而且中國"指(寬)" =英國"英寸"!
1(以色列)掌寬= 7.7厘米;1(商代)尺= 15.8厘米;1英尺= 30.5厘米,完全可以說:1英尺= 2商代尺= 2 X 2掌寬!
長三丈、高一丈為"稚"。這真是個奇特的長度單位。
矢、筵、幾,這幾個中國古代的長度單位我沒有查到。我想他們可能來自於生活,比如"筵"、"幾"就有可能是古人坐在筵上、幾旁得來的長度。古代中東人也是席地而坐的,他們與中國古代一樣使用筵、幾。他們的坐席筵幾肯定有定製,會引申出固定的長度單位。這方面也可以考察今天依舊使用塌塌米的日本情況。
中國傳統的市尺制恰好"3尺=1公尺"很耐人尋味。中國的2華里約等於1公里(1000米)也很神奇。
在度量衡單位中,長度單位應該是其中最早使用的一種,並且也應該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然後才是"量"和"衡"。古人最起碼在5000年前就應該有比較固定的長度單位了,因為那個時候不僅天文很發達了,而且金字塔也已經出現,沒有精確的長度單位是難以想像的。假如讓我推測,長度單位至少應該早於7000年前出現才符合一個科學的解釋。
『貳』 古代女子長幼名字大小排名
中國的「伯、仲、叔、季」是怎麼回事?在先秦時期,姓不但是女子能否與男方婚配的重要標志,而且還具有區別女子結婚與否的重要作用。因為那時的女子雖有名字,但限於周禮「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規定,女子的姓於是擔負社會通用的名的作用。未婚姑娘為了加以區別,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這種排行。如古書所記孟姜、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兒,子家的二女兒,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幺姑(哭倒長城的孟姜女並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兒)。女子嫁出去以後,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的並列稱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給衛國大夫孔圉做妻子後,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給張姓男子,婚後只能稱為「張李氏」或「李氏」,這種稱叫方式在當今某些農村還能見到。根據《國語辭典》記載:「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同時,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長幼的次序。辭典的解釋為:「兄弟排行的次序,長兄為伯,次為仲,又次為叔,最幼為季。若兄弟三人,則稱孟、仲、季。」
先秦時對女子的稱呼,通常是在其姓氏之前+識別區分,這種區分可能是方位,亦可能是父族的地名,亦可能是丈夫的封地謚號,亦可能是族中長幼排行等,但不能會直呼名字。
『叄』 古代所有長公主的名字
漢景帝劉啟之姐館陶長公主劉嫖
漢武帝劉徹之姐平陽長公主
漢武帝劉徹之女衛長公主
漢昭帝劉弗陵之姐鄂邑長公主
漢宣帝劉詢之女敬武長公主
漢光武帝劉秀之姐湖陽長公主劉黃、妹寧平長公主劉伯姬
漢光武帝劉秀之女舞陽長公主劉義王
南朝劉宋少帝劉義符之姐會稽宣長公主劉興弟
南朝劉宋孝武帝劉駿之妹新蔡長公主劉英媚
南朝劉宋廢帝劉子業之姐會稽長公主劉楚玉(山陰公主)
北齊文宣帝高洋姐妹太原長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之妹永嘉長公主
唐高宗李治姐妹高陽長公主
宋太祖趙匡胤之妹燕國長公主(秦國大長公主)
宋真宗堂姐秦國長公主
宋真宗姐妹宣慈長公主、賢懿長公主、壽昌長公主
宋仁宗之姐衛國長公主(升國大長公主)
明太祖朱元璋之姐曹國長公主朱佛女
明神宗朱翊鈞之妹永寧長公主
『肆』 古代人的名字
:「名字」一詞,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個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個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剛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長大以後要取字,兩者相連,通稱名字。關於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應奎曾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是說,名是用來區分彼此的,字則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質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樣。一般說來,古時候,名是階段性的稱呼,小時候稱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應該避諱的東西,相稱時也只能稱字而不稱名。
名與字在多數情況下共同構成一個人的代號,盡管用途不盡相同,二者之間還是有聯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與字內容毫不相乾的情況幾乎見不到。如三國時的名將張飛,字翼德,在這—名字中,
「飛」是名, 「翼德」則是對「飛」的解釋,因為
「飛」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動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名與字之間也有聯系,即「居易」是因,「樂天」是果,只有居處安寧,才能知命而樂天。
古人的名有多種種類,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們取字非常簡單,往往只取一字,與「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齡階段的字相連。如孔子弟子顏回字子淵,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這些名字中的「淵」、「牛」、「弓」就是他們的字。當然,有些人取字時乾脆只用一字,不加別的字辭,如陳勝字涉,項羽字籍等即是。東漢以後,人名取字才越來越講究,情況也越來越復雜。人們在有了名以後,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時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則」、「思賢」、「師亮」等等;有些人則寄託對當事人的厚望,取字「溫叟」(長壽不天)、「永全」等等。這些,無不含有深刻的意義。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號以代替名字。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早在周朝時,人們就已經開始取號。對此,《周禮》解釋說,號為「尊其名更為美稱焉」,意思是說,號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稱或美稱。早期的號具有這一特點,有號的人多是那些聖賢雅士。如老子別號廣成子、范蠡別號鴟夷子皮等。先秦時期有名字又有號的人並不太多,至秦漢魏晉南北朝時,取號的人仍不很多,名載史籍者僅有陶潛別名五柳先生、葛洪別號抱朴子等數人。但是,到了隋唐時期,伴隨著封建國家的強盛和文化的高度發達,在名、字之外另取別號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皆屬此類。到了宋代,取號之風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人們熟知的《水滸傳》108將個個都有別號,正是代表著當時的社會風氣。明清人更把取號視為一種時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幾乎人人有號。正如清人凌楊藻在《蠡勺編》一書中記載的那樣,其時「閭市村壟,嵬人瑣夫,不識字者莫不有號,兼之庸鄙狂怪,松蘭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則必『水』,伯『松』則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聞婦人亦有之,向見人稱『冰壺老拙』,乃嫠媼也」。甚至一些落草為寇的盜賊也有別號。如上述書中舉了一個縣官審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說明問題。這一例子說,一位縣官在審理一樁竊案時,責難犯人為自己開脫罪責,犯人突然說道:「守愚不敢。」縣官不解其意,一問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稱別號。
在用字上,取號與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數多少的限制。從已知的歷代別號來看,有2字型大小,也有3字、4字型大小,甚至還有10餘字、20餘字的別號。如清代畫家鄭板橋的別號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至於宗教界的一位叫釋成果的法師,別號的字竟達28個之多,即「萬里行腳僧小佛山長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餉不醒鄉侯」。一個人的別號竟然用了近30個字,真可謂古今一大奇觀。
因為古人取號有較大的隨意性,並且不必加以避諱,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飽受文字獄和避諱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們在名字之外更取別號來表現自己。當時的大多數人都取一個別號,但有些人的別號也有好幾個。如清初畫家石濤法名弘濟,別號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滌子、瞎尊者,達4個之多。
綜上可知,我國古人的稱謂遠比現代人復雜,他們有姓名又有字、號。這種姓名字型大小的並存,既適應了當事人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情況下的需要,也為中國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
『伍』 中國古代名字最長的詩人
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一說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
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和「辭宗」。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陸』 求古代的官職。。名字越長越好。。。
周代叫「大行人」,秦朝叫典客,漢改為大行令,武帝時又改名大鴻臚。
至北齊,置鴻臚寺,後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設,明清復置。
鴻臚寺主事的有:卿、少卿、丞、主簿。主官為鴻臚寺卿。
『柒』 古代名字是什麼
古人有名有字。名,是在社會上使用的個人的符號。自稱用名,稱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相表裡的,所以又叫「表字」。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時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字是男子20歲(成人)舉行加冠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時舉行笄禮取字,古人起名取字方式雖多種多樣,但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系,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1.意義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義相同,是並列關系,所以又叫「並列式」。如:
屈平,字原。廣平曰原,意思相同。
顏回,字子淵。淵,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須,字子遲。須、遲都是「待」義。
張衡,字平子。衡、平義同。
陸游,字務觀,其名字仿效了北宋詞人秦觀,字少游。
曾鞏,字子固。鞏、固義同。
班固,字孟堅。堅、固義同。
孟軻,字子輿。軻、輿都是車。
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的字義十分相近;
杜甫,字子美,「甫」的解解釋則是「古代美男子的稱呼」;
2.意義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為輔助,稱做「輔助式」。如:
梁鴻,字伯鸞。鸞和寫都是飛禽,但不是一種,鴻雁和鸞鳳可以互為輔助。
陸機,字士衡。機、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為輔助。
鄭樵,宇漁仲。樵是打柴的,漁是釣魚的,常為侶伴,互相輔助。
李漁,字笠翁。漁翁常戴蓑笠。
毛澤東,字潤之,「澤」與「潤」含義也相近。
蔡琰,名琰,字文姬。琰,美玉。姬,古代對女子的美稱。
歐陽修,名修,字永叔。修,長。永,本指水流長,引申為長。
秋瑾,名瑾,字璿卿。瑾、璿,皆為美玉也。
陳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製品,互為輔助。
3.意義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這種情況可稱為「矛盾式」,如:
曾點,字皙。點為黑污,皙為白色。
劉過,字改之。改了就不為過錯。
王績,字無功。成績和無功正好相反。
韓愈字退之,愈的意思是「痊癒、越來越好」之意;
晏殊,字同叔,「殊與同」就是意義相反;
朱熹,其名熹,字元晦,「熹」明亮之意,而「晦」則是昏暗的意思。
黃損,字益之,
徐退,字進之, 「損」與「益」,「退」與「進」。
顧炎武,名炎武,字寧人。武,泛指干戈之事。寧人,使人相安無事。
4.意義相順的:即表字與名往往出自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且字為名的意思作補充解釋或修飾,這種情況,可稱做「擴充式」,如:
徐幹,字偉長。《孔叢子》曰:「非不偉其體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且字對名作了補充解釋。
曹操,字孟德。字和名在一句話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對名作了修飾性解釋和補充。
趙雲,字子龍。《周易》說:「雲從龍,風從虎。」名和字在一句話中,意思相順。
關羽,字雲長,由鳥兒的羽毛連想到天空的浮雲。
陸羽,字鴻漸。《周易》日:「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字對名作了解釋。
高明,字則誠。《禮記》日:「誠則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話中,誠是明的前提條件,明是誠的後果。
於謙,字廷益。《尚書》說:「謙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話中,謙是前提條件,益是謙的後果。
賈島,字浪仙,由島想到浪花的潔白自由。
陸龍,字在田,
錢謙,字受益,
高明,字則誠,
李宗仁,字德鄰,
蘇軾,名軾。字子瞻。軾:車前供人憑倚的橫木。「君馮(憑)軾而觀之」。
蘇轍,字子由,轍,車輪碾過的痕跡。由,經過,經歷。
張岱,名岱,字宗子。岱,泰山的別稱,也叫岱宗,岱嶽。
5.意義相延的:即表率意為名字意思的延伸。這種情況可稱之為「延伸式」。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這是對太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釋了牧的含義。
楊達,字士達。士達,即士進的意思,進一步延伸了達的含義。
丘錫,字永錫。永錫是「永錫難老」 的省約,出自《詩經·魯頌》,延伸了錫的含義。
雷簡夫,字太簡。也是延伸強調了簡義。
辛棄疾,字幼安,從小根除病疾,自然得獲安康。
元朝馬致遠,字千里,駿馬賓士可致千里之意。
張九齡,字子壽,「九齡」正屬「童子之壽」也。
郭璞,字景純,正是「璞玉」同「純良」呼應。
孔尚任,字舉重,「任」同「重」呼應,寓有「任重道遠」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