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时候的城池名字
1.幽州。
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即现在的北京市。
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2.兰陵。
即现在的山东省枣庄市。
出处:唐·李白《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译文: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酒的香气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3.姑苏。
即现在的苏州市。
出处: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4.徽州。
即现在的安徽省。
出处:明·汤显祖《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译文:想要识得金子银子的气息,多多到黄山白岳游览。我这一生最痴迷的事情,就是不在做梦的时候到访徽州。
5.长安。
即现在的西安市。
出处:唐·卢纶《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春生 一作:春来)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译文: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㈡ 中国历史名城有哪些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这里不一定就生地级市或者直辖市,包括县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提出是在1982年,在1982年的时候,公布了第一次历史文化名城,一共有24座城市入选,它们分别是: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西安、c、遵义、昆明、大理、拉萨。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东和中南地区的城市最多。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不单单只是拥有历史古迹,她一共分为7大类:历史古都型、传统风貌型、一般史迹型、风景名胜型、地域特色型、近代史迹型、特殊职能型。但总得来说,拥有悠久历史是一个硬性条件。
㈢ 古代有哪些城池名
宁远古城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今江陵县城)和山四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
至于护城河嘛,当然有的每个古城都有了,至于名字嘛,当然就叫护城河了,比如北京的护城河。。。这些护城河在古代都很重要。至于有名没名的话,还不好找查询。
㈣ 古代名城和现代城市的名字对照
历史的长流总在不断地向前迈进,而古代的岁月也给古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们总要跟随历史踏向新征程,我们不能等待,但历史的过往云烟,又值得我们去品味。
这一次,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在我国古代,有哪些城市的名字和现代城市的不一致。我们所熟知的,古代的村落,城市都会依托当地自然环境来命名,或者是伟人的名字来命名。当然也有很具有意义的名字来命名的。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更名的城市,他们大致的改名情况也和上述情况差不多,都是根据地理和历史因素,以及原本名字来更改,不会因为什么其他原因来修改的。以上就是本人对于古代城市名字与现代超市名字不一致的说明。
㈤ 古代名城和现代城市的名字对照
南京——建业、建康、金陵、石头城
北京——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
长安——西安
苏州——姑苏、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平江、长洲
扬州——维扬、江都、广陵
杭州——临安
郑州——荥阳、管州、登封
黄山——歙县、徽州
合肥——庐州、庐阳、合淝
上海——松江府
广州——南海郡、百越、羊城
南昌——豫章、洪都
福州——榕城、三山、东越、左海
绍兴——会稽
㈥ 古代的城市名字
咸阳 秦 至今
长安 西汉,隋(大兴),唐 西安
洛阳 东汉,北魏 隋 至今
汴梁 东京 北宋 后梁、后晋、后汉、后周 开封
建康 建业 南朝,东晋、宋、齐、梁、陈, 南京
大都 元 明清(北京) 民国(北平) 北京
余杭 钱塘(秦) 隋 临安 南宋 杭州
邯郸 战国 赵 邯郸
临淄 战国 齐 淄博
益州 三国 蜀 成都
会稽 三国 吴 苏州
盛京 满洲 沈阳
广陵 秦 江都(汉) 扬州(明清) 扬州
南海 秦 广州(三国吴) 至今
晋阳 战国 太原(秦、明清)并州(东汉、北宋)太原、北都、北京(唐)太原
泉州 唐 泉州
㈦ 中国古代城市名
1、战国时期
临淄、咸阳、邯郸、大梁(开封)、郢都(荆州),郑城(新郑)、曲阜、洛阳、成都、姑苏(苏州)。
2、秦朝
蓟(北京)、咸阳。
3、西汉时期
长安(西安)、洛阳、成都(蜀郡)、宛城(南阳)、邯郸,临淄、彭城(徐州)、长沙、番禺(广州)、广陵(扬州)。
4、东汉时期
洛阳、长安(西安)、宛城(南阳)、成都、彭城(徐州)、许昌、荆州、长沙、襄阳、邺城(邺城主体已消失)(临漳、安阳)。
5、三国时期
洛阳、长安(西安)、建邺(南京)、益州、赤壁(武汉)、成都、荆州,许昌、徐州、长沙、凉州(武威)、幽州(北京)。
6、两晋时期
洛阳、长安(西安)、建康(南京)、邺城(临漳、安阳)(邺城主体已消失)、成都、姑臧(武威)、襄国(邢台)、寿春、广陵(扬州)、姑苏(苏州)。
7、南北朝时期
建康(南京)、洛阳、长安(西安)、平城(大同)、 邺城(临漳、安阳)(邺城主体已消失)、成都、广州、寿春、荆州、广陵(扬州)。
8、隋唐时期
长安(西安)、洛阳、扬州、成都、太原,钱塘(杭州)、荆州、金陵(南京)、广州、幽州(北京)。
9、五代十国时期
汴州(开封)、洛阳、金陵(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长沙、荆州、扬州。
10、北宋和辽时期:
汴京(开封)、扬州、杭州、福州、泉州,广州、明州(宁波)、金陵(南京)、成都、长沙。
11、南宋和金时期
临安(杭州)、泉州、福州、广州、明州(宁波),金陵(南京)、扬州、长沙、中都(北京)、成都。
12、大元时期
泉州、大都(北京)、扬州、广州、福州,明州(宁波)、杭州、中庆(昆明)、成都、辽阳、顺德(邢台)。
13、大明时期
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福州、广州、明州(宁波)、成都、济南、顺德(邢台)。
14、大清时期
北京、苏州、南京、杭州、济南,广州、天津、福州、成都、武汉、奉天(沈阳)、顺德(邢台)。
15、民国时期
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南京,奉天(沈阳)、济南、重庆、北平(北京)、成都、承德。
例举介绍:
1、北京: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2、成都:
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前367年)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华阳)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东周慎王四年(前316年),秦国兼并蜀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该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
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临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
东汉时仍为蜀郡。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
三国时期成都为蜀汉国都。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蜀地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
蜀汉政权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
晋武帝改蜀郡为成都国,不久恢复称呼。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史称为“成汉”。永和三年(347年),大成国被东晋所灭。
南朝宋、齐以后,益州及蜀郡的治地址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内史治少城。
隋朝开皇二年(582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次年,复置总管府。大业初年(605年),府废,隋炀帝复改益州为蜀郡。
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
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蜀郡为成都府,作为南京,是唐王朝的陪都,改成都守为尹。 [22] 时又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成都为西川节度使的治地。上元初年(760年),罢京,而成都府依然不变。
后梁开平一年(907年),朱温灭唐,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先后割据川蜀,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和“后蜀”。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川峡四路之一)为成都府路,治所在成都。
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蒙元军攻占成都,使当地的生产和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23]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成都路,为四川行省首府驻地。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国,改曰成都刺史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攻灭大夏国政权,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其为“皇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
清军入川,四川汉人极力抵抗,战乱多年,人口大减。康熙年间,清廷实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渐恢复生气,并繁荣至今。清朝设置四川省于成都。皇帝另简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府。
民国元年(1911年)6月,保路运动在成都发起,清廷四川总督的赵尔丰因镇压民众而造成的“成都血案”引发民众起义,这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11月27日,立宪党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脱离清朝,成立大汉军政府并担任都督。民国二年(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汉军政府改为四川军政府,军政府驻成都,尹昌衡任都督。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设置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后废道复省,成都仍为四川省会。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立成都市。
㈧ 历代中国古代名城
以下是中国历史上各时段的10强城市榜,夏商和西周时期,华夏大地上还没有什么城市,所以本榜单从战国时期开始:
战国时期10强城市:临淄、咸阳、邯郸、大梁(开封)、郢都(荆州),郑城(新郑)、曲阜、洛阳、成都、姑苏
西汉时期10强城市:长安(西安)、洛阳、成都、宛城(南阳)、邯郸,临淄、彭城(徐州)、长沙、番禺(广州)、广陵(扬州)
东汉时期10强城市:洛阳、长安(西安)、宛城(南阳)、成都、彭城(徐州),许昌、荆州、长沙、襄阳、邺城(现已消失)
三国时期10强城市:洛阳、长安(西安)、建邺(南京)、成都、荆州,许昌、徐州、长沙、凉州(武威)、幽州(北京)
两晋时期10强城市:洛阳、长安(西安)、建康(南京)、邺城(现已消失)、成都,姑臧(武威)、襄国(邢台)、寿春、广陵(扬州)、姑苏
南北朝时期10强城市:建康(南京)、洛阳、长安(西安)、平城(大同)、邺城(现已消失),成都、广州、寿春、荆州、广陵(扬州)
隋唐时期10强城市:长安(西安)、洛阳、扬州、成都、太原,钱塘(杭州)、荆州、金陵(南京)、广州、幽州(北京)
五代十国时期10强城市:汴州(开封)、洛阳、金陵(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长沙、荆州、扬州
[五代十国时期是南方城市迅速崛起的时期]
北宋和辽时期10强城市:汴京(开封)、扬州、杭州、福州、泉州,广州、明州(宁波)、金陵(南京)、成都、长沙
南宋和金时期10强城市:临安(杭州)、泉州、福州、广州、明州(宁波),金陵(南京)、扬州、长沙、中都(北京)、成都
大元时期10强城市:泉州、大都(北京)、扬州、广州、福州,明州(宁波)、杭州、中庆(昆明)、成都、辽阳
大明时期10强城市: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福州、广州、明州(宁波)、成都、济南
大清时期10强城市:北京、苏州、南京、杭州、济南,广州、天津、福州、成都、武汉
民国时期10强城市(港台除外):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南京,奉天(沈阳)、济南、重庆、北平(北京)、成都
㈨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名城
请翻阅《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