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潢川新感觉现在变名字了吗
我叫王盼。
Ⅱ 信阳地区潢川、固始两县古时称什么名字今信阳市的固始县古时称什么名
潢川在民国以前叫做光州,而固始县属于光州辖县的历史有1500年,固始县未改名
Ⅲ 潢川县有哪些名人
作家白桦 植物学家王实味
Ⅳ 潢川县的黄姓发源
据《竹书记年》文献载,黄国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为夏启所封,历经夏、商、周三代王朝。春秋时期,楚国称霸,黄国不服,借地域优势,近与江、道、柏、弦乃至随国结盟,远与齐、宋、郑、卫、鲁等修好,曾一度与楚抗衡,至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存在一千四百余年。
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城区西北6公里隆古乡境内,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椐考古专家考证,黄国故城最迟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规模。城呈长方形,周长6720米,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现存城墙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墙高处为7—8米,低处为4—5米,基宽59米,上宽10—25米,如今尚存三处城门豁口,其墙之厚、路之阔、基之固,均可见当年之巍峨。如今在故城遗址内,仍遍布着陶片、瓦当和多处青铜器作坊遗址,从这里曾铸造出许多精美作品,仅在潢川、光山等当年黄国疆域内出土的黄国青铜器就有800余件,其中有铭文的为38件,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黄太子伯克盘、黄父盘、黄君簋、叔单鼎4件青铜器,均出土于潢川,被郭沫若收录入其所著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1978年,考古工作者又在潢川李老店磨盘山收集到一批青铜器,其中的铜镭肩部有“黄孙须子亚伯”铭文。铭文中所提“黄孙”就是黄国贵族;“须子”即须颈子,是亚伯臣的称号,由此又证明黄国在潢川。
如今,潢川已制订出创建豫东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规划,修复开发黄国故城亦被列为全县“三重”工作之中,已聘请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规划出黄国故城景区开发建设项目、黄氏创业园区,并绘制出黄氏祖庙效果图。到2020年,城区面积将达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将达到50万。届时,黄国故都将成为一个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城市。黄国故地时刻惦念着远在异地他乡的黄姓儿女,正张开双臂,随时迎接黄姓宗亲来祖地“寻根问祖、认根联谊、扎根创业”,共建祖地潢川的美好未来。 潢川是中华黄姓的发源地。上海城市之父春申君黄歇故里。
追根溯源,自有黄国,方形成“以国为氏”的黄姓。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篡》云:“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宋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载:“黄氏蠃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北宋江夏黄氏族谱序中亦称:“考我黄氏,始于神农、黄帝、少昊、颛顼高阳氏曾孙陆终之后有南陆公,兄弟三人,公居其二,食邑于黄,遂因地而赐姓焉,黄地在光州十二里,有黄城。”北京、湖南、山西等地出版的姓氏专著以及出自广东、福建、河南等地的黄氏族谱,均有类似的记载。大量史实证明,黄姓源于黄国,根在光州。黄氏家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经沧桑,几度兴衰,不断繁衍壮大,逐渐形成黄姓望族。
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灭后,国亡家破的黄国臣民,纷纷离乡背井,但他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仍是以国为姓,其中大部分流散到当时的楚国腹地,于是就有了因黄氏迁居而得名的黄冈、黄陂、黄安、黄石、黄梅等地。还有一部分被“浮诸江南,以实海滨”于是就形成了南方诸多黄氏家族和黄洞蛮壮族的黄姓。
楚灭黄三百年后,在黄国故址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黄姓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申君黄歇。宋代邓世明所著《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载:“黄为楚灭后,其族仕楚,春申君即其后。”这位留居黄国故址遗民的后代,为复兴黄氏家族,委身仕楚,为相二十五载,政绩卓著,赐以淮北十二县,成为战国著名四君子之一,从而给黄氏家族带来了第一次中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黄歇在宫廷内讧中遇害,其子孙受株连而被迫流散各地,致使黄氏家族再度中衰。但黄氏家族并没未因此而沉沦,他们分别与原来流散各地的黄氏族人汇合,顽强奋进,不仅渡过了危难,且先后在许多地方形成了望族。据有关史料和姓氏通书证实,黄歇长子黄尚一支,形成了后来的淮阳黄氏和江夏黄氏;次子黄俊一支,形成了后来中原阳夏黄氏;五子黄堂一支,形成了后来的东吴黄氏。继之而起的金华、邵武黄氏望族,皆是江夏黄氏繁衍的分支,今天在海外的黄氏族人,大多是从上述各地先后南迁的。纵观黄姓的播迁过程,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即由黄国——黄歇,发展至淮阳、江夏黄氏,进而播衍出金华、邵武等黄氏望族等分支旁系,然后播迁出海外异域黄姓,他们源出一脉,同根同祖。
历朝累代,黄姓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对中原文化向南传播及一系列的社会变革,都起过重要作用。继黄歇之后,西汉著名丞相黄霸被誉称为当朝第一循吏;东汉黄香以孝道楷模而流芳千古;后唐黄峭山教子有方且颇具开拓精神,带来了邵武黄族的繁荣;北宋的大书法家、大诗人黄庭坚,元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近代的民国第二开国元勋黄兴等等,其名臣名人之多,枚不胜举。如今,黄姓儿女更是遍布海内外,其中许多佼佼者活跃于国际国内的社会舞台,分别在政界、侨界、商界、文化界、外交界、金融界崭露头角,他们的事业举世瞩目,他们的名字四海传扬,充分显示了黄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和勃勃生机。
Ⅳ 潢川为什么叫潢川,名字是怎么来的
潢川是京九铁路、宁西铁路及规划中的衡潢铁路,大广高速、沪陕高速,国道312干线、国道106干线等交叉的交通枢纽城市。因潢河(淮河支流)穿城而过而得名,旧称光州,位于东径114°53′—115°21′,北纬31°52′—32°22′的河南省东南部,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为豫南鄂北皖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潢川是中华黄姓的发源地,上海城市之父春申君黄歇故里。境内拥居豫南唯一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南潢川经济开发区,以及潢川县产业集聚区、潢川-光山一体化新城等投资热点。
Ⅵ 潢川县的由来
黄姓由来2006-3-7 18:24:53
树有根,水有源。姓氏是文明的曙光,是血缘的标志,是婚烟的纽带,是部族的开端,是国家的根基。中华民族文明之根,深深扎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和坚固凝聚力。做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姓氏文化,便是这强大生命力和坚固凝聚力的营养基与粘合剂。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使用姓氏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二帝,而炎黄子孙繁衍出一万二千余姓氏。他们跨地域、跨国界,甚至渗入异族而形成新的民族。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之一。
姓和氏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最初是作为一个部族(部落)的族号。但并不是部落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拥有、使用姓的资格,只有贵族和平民(其实在原始社会所谓平民极少)才有资格拥有和使用,奴隶是不具有"人"的资格,无权拥有和使用他所在的这个部落的姓。氏是部落的总头目主给他属下支派分别命氏赐氏。对氏的拥有权和使用权比姓更严格,不单奴隶不能用,平民也同样无资格使用。
做为中华姓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的黄氏,发祥早,根源深,她的主流,是一个以国得姓的姓氏。根据族普记载:上古时,颛顼帝的曾孙陆终,有六个儿子,次子南陆公受封于黄,建立黄国(在今河南省潢川县),遂以国为姓,派衍到现在,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也即唐人编的《元和姓纂》记载:"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福建莆田人、著名学者郑樵在其所著《通志·氏族略》一书中也云:"黄氏赢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诚。(鲁)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根据《竹书纪年》、《括地志》等文献记载,黄国乃公元前21~22世纪夏启所封的子爵侯国,故又称黄子国。所谓"黄氏赢姓",即陆终乃是黄帝的儿子颛顼的后代。颛顼被黄帝赐以赢姓。所以说黄姓人属于黄帝系统,属于黄帝的直系子孙。所谓"陆终之后",即陆终的次子南陆公,他得祖荫受封于黄地作为食邑,这个黄子国大概存在1500余年,至公元前648年,也即是鲁僖公十二年,被强大的楚国所吞并。这个黄子国从此就不存在了。至今在河南省的潢川县,还可以找到当年黄子国的都城城墙遗址。国家虽然不复存在,但黄子国的臣民百姓仍念念不忘自己失去的家园,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以那个已不复存在的国号为姓,一方面可以以志不忘,以示对先人的怀念;一方面给后代的子孙们缔造出一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任何力量也冲不垮扭不断的精神纽带。因此,自从公元前648年开始,中国便有了"黄"这个姓氏。当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出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和其他姓氏加入黄姓行列的现象,但只是个别案例,不像其他姓氏那样所占比例较重,完全可略而不计。
根据文字学家和考古家的研究,现在的黄字,原来不是表示黄色,而是一个象形字,是一种用作佩戴的玉器。我们的祖先,既喜佩玉器,又精工制造玉器,更特别喜爱黄色,是个崇拜黄色、用凰鸟作徽记的氏族,便假借象形字的黄作为黄色的黄,并用"皇"的读音。
我国现在很多地方的地名、山名和水名用黄作名字,例如:内黄、外黄、黄冈、黄梅、黄山、黄水、黄池、黄河等等,历史上大都是我们黄族住过的地方,并且常常不止一个,例如黄城,除潢川县的古黄诚遗址外,还有山东的两个黄城和古国孤竹的都城黄洛城。黄山除闻名于世的安徽黄山外,尚有六个黄山、河北一、山东三、陕西一、江苏一;广东潮汕有三个地方叫黄金塘(两个在饶平,一个在潮安)和三个黄岐山(分别在饶平、潮安、揭阳),饶平的黄金塘和黄岐山仍是黄氏的聚居地。内蒙古东部的辽河上流西拉木伦河,古代称黄水,后称黄水。根据现代考古家的探究,我们黄族最早住居地就是在潢水一带,后来辗转迁移,经现在的河北到黄河下游的山东,再移住黄河中游两岸的广大地区,历史上出现过的三个黄国,一在山西的太原附近,一在河南的潢川县,一在河北的宜诚县东南。晋以后,我们祖先又再向江南和东南沿海迁徙,并很快繁衍起来,成为现在人口众多的黄氏子孙,遍布于全世界。
潮汕黄氏和潮汕其他姓氏一样,其先代绝大部分,都是从福建省各地迁移来的,据已知族谱资料记载,一条路线,是自莆田、泉州、漳州各地沿大海边线移入潮汕,并定居于潮汕沿海较平坦地带;另一迁移路线,是自邵武、汀州<宁化等),沿闽粤贡边区、内陆山区线移入潮汕,入潮后大部分定居于潮汕内陆、较多丘陵山区地带。 潮汕地域,旧称潮州,讲闽南方言,少数讲客家方言。包括今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共辖九个县。现有总人口一千万,其中黄氏约占八十万,分布亦颇均匀,是当今居住在潮汕土地上一个人口众多的姓氏,其位置排列在第五位与第六位之间。
Ⅶ 信阳在古代是哪省的
信阳,古称义阳、申州,又名申城,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东连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
历史沿革:
西周时期,信阳境内分布着申、息、弦、黄、江、蒋、蓼等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688年开始,楚国相继吞灭上述各国,委派县尹(尊称为县公)进行管理,设置了直属于楚国中央管辖的地方政权——申县、息县、期思县,是为本市设县之始。
秦代以郡辖县,今信阳的大部分地区属九江郡,境内设5县,即:雩娄县,治所在今商城县李集、西阳县(今光山县境内)、期思县(今淮滨县境内)、息县(今息县境内)、城阳县(今平桥区长台关)。
汉沿秦制,今信阳地区仍属九江郡,郡县辖区缩小,息县改名新息县,且增设5个县,即:安昌县(今平桥区平昌关)、弋阳县(今潢川县)、轪县(今光山县境内)、黾县(今罗山县高店)、钟武县(今平桥区中山铺)。东汉初年,新息、弋阳、雩娄、蓼、轪等县改置侯国,改钟武县为平春侯国,置褒信侯国(国都在今息县包信镇),后相继恢复为县制;又置义阳县,治所在今浉河区。
三国时属魏国。三国及东晋末分别为弋阳郡、义阳郡的郡治所在地。新置弋阳郡(治所在今潢川县境内),是为本市设郡之始。后又设义阳郡(治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旋省去,西晋时又重设该郡,治所设于仁顺城(在今浉河区境内)。东晋时,豫州治所迁至西阳(今光山县境内),是为本市设州之始。
唐代为申州、光州,属淮南道。北宋时期,申州于宋初先后改称义阳军、信阳军,军治所不变,辖信阳县、罗山2县。今信阳地区分别属光州和信阳军,北宋初年义阳(今信阳市区、罗山县)改称信阳军,一直延用至今。
元代,光州辖县不变。改信阳州置,治所在信阳县。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信阳府,十五年复为州,二十年徙治罗山县(今河南省罗山县)。明初复治信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罗山、信阳等县市地。
明代,光州管辖范围扩大至息县,辖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1475年由固始县析置)。信阳州辖罗山县、确山县(后改属汝守府)。原定城县、信阳县省去,分别由光州、信阳州管实土。
清代,信阳州仍领辖罗山县。光州于1724年升为直隶州,辖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直隶河南行省,辖县不变。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州改县,信阳州、光州于1913年分别改为信阳县和潢川县。1914年,豫南道改称汝阳道,治所在信阳,1927年撤销汝阳道,改设信潢行政区(治所在今潢川),1929年撤销。1932年,省、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区,为省派出机构,河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潢川县城,辖信阳、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县、罗山、经扶县(今新县)8县。1949年1月,该专员公署不存。
建国初,信阳分信阳专区和潢川专区,1952年10月,撤销潢川专区,划入信阳专区。1998年6月9日,撤销信阳地区和县级信阳市、信阳县,开始设立地级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
Ⅷ 古代时候的城池名字
1.幽州。
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即现在的北京市。
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2.兰陵。
即现在的山东省枣庄市。
出处:唐·李白《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译文: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酒的香气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3.姑苏。
即现在的苏州市。
出处: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4.徽州。
即现在的安徽省。
出处:明·汤显祖《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译文:想要识得金子银子的气息,多多到黄山白岳游览。我这一生最痴迷的事情,就是不在做梦的时候到访徽州。
5.长安。
即现在的西安市。
出处:唐·卢纶《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春生 一作:春来)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译文: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Ⅸ 中国古代的小国名称
古鱼国应该是古庾巅国,周武王姑父南宫适管理,也就是西周直隶诸侯国,粮油官庾巅的封国庾巅国(于滇国)史书上有着关于“于滇国”的文字记载,新疆的“于田县”应该是最后的庾巅国所在地。
周朝小国:
温国 己 子 -前650年 狄国
刘国 姬 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西南 周朝
荣国 姬 河南省巩县一带 公
甘国 姬 公
樊国 姬 仲
尹国 姬 公
周国 姬 公
王叔国 姬 公
成国 姬 公
原国 姬 公
召国 姬 公
苏国 姬 公
单国 姬 河南省济源市东南 伯 周朝
詹国 姬 伯
巩国 姬 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西康店村 -前516年 晋国
毛国 姬 陕西省岐县、扶风县一带 叔 -前516年 晋国
祝国 姬 山东省长清县东北祝阿故城 -前768年 齐国
聂国 姜 山东省荏平县西
纪国 姜 山东省寿光县南 侯 -前690年 齐国
鄅国 妘 山东省临沂县、苍山县、沂南县一带 鲁国
邾国(邹国) 曹 山东省邹县 子 -前281年 楚国
莒国 己 山东省莒县 子 -前481年 楚国
向国 姜 山东省莒县西南 子 -前721年 莒国
极国 -前721年 鲁国
邿国 妊 山东省济宁县东南 鲁国
滕国 姬 山东省滕县 侯 -前297年 宋国
薛国 任 山东省滕州市 侯 -前322年 田氏齐国
小邾国(郳国) 颜 山东省滕县东 子 楚国
滥国 齐国
郯国 嬴 山东省郯城县西南 子 楚国(一说是越国)
炎国 越国
鄟国 山东省郯城县东北
郕国 姬 山东省汶上县北 伯 -前408年 齐国(一说是楚国)
宿国 风 山东省东平县西南 男
项国 -前643年 鲁国
谭国 姒 山东省章丘县西 子 -前684年 齐国
遂国 伊祁 山东省宁阳县西北 -前681年 齐国
须句国 山东省东平县西须句城
鄫国 姒 山东省枣庄市旧峄县东 子 -前567年 莒国
鄣国 姜 山东省平阴县 公 -前664年 齐国
州国 姜 山东省安丘县 公 杞国
淳于国 姜 山东省安丘县东北部 公 杞国
郜国 姬 山东省成武县东南 侯 宋国
茅国 山东省金乡县 邾国
焦国 姬
任国 山东省济宁市 齐国
邳国 楚国
牟国 山东省莱芜市
于余邱国 山东省临沭县
根牟国 姜 山东省莒县 -前600年 鲁国
逼阳国 妘 山东省枣庄市 子 -前563年 晋国
鄢国 河南鄢陵西北
苏国 河南省焦作温县一带
密国 姬 河南省新密市 郑国
胡国 姬 河南郾城县、舞阳县一带 -前763年 郑国
焦国 姬 河南省陜县西十里铺一带 西虢国
共国 姬 河南省辉县市西北 卫国
凡国 姬 河南省辉县西南 伯 -前716年 北方狄戎
鄢国 河南省鄢陵县西北
葛国 嬴 河南省修武县 宋国
于国 姬 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15公里 叔 郑国
东虢国 姬 河南省荥阳市 -前767年 郑国
杞国 姒 河南省杞县 伯 -前445年 楚国
申国 姜 河南省南阳市 侯 -前668年 楚国
吕国 楚国
郐国 河南省密县东北 -前769年 郑国
戴国 姬 河南省兰考县 公 -前713年 郑国
鄎国 姬 河南省息县 侯 -前680年 楚国
黄国 嬴 河南省潢川县 -前648年 楚国
蓼国 河南省固始县 -前622年 楚国
潘国 己 河南省温县 -前504年 吴国
光国
逼阳国 妘 子 吴国
上鄀国 湖北宜城东南
下鄀国 允 河南省内乡县 楚国
弦国 隗 子 -前655年 楚国
滑国 姬 河南省偃师县 伯 -前627年 秦国
阳国
原国 姬 河南省济源市 伯 -前635年 晋国
江国 嬴 河南省正阳县 -前623年 楚国
邘国 河南省泌阳市北西万镇邘邰村
应国 河南省平顶山市西郊薛庄乡原蚩阳镇 楚国
蒋国 河南省淮滨县 -前617年 楚国
邶国 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祭国 姬 河南省郑州市东北祭城村 伯 -前769年 郑国
沈国 姬 河南省汝南县东南 子 -前506年 蔡国
麋国 楚国
过国
道国 姬 河南省确山县 楚国
唐国 姬 河南省方城县 侯 -前505年 楚国
樊国 姬 -前664年 周朝
胙国 河南省延津县北
雍国 河南省焦作市西南朱村乡府城村 晋国
西虢国 姬 山西省平陆县 公 -前655年 晋国
北虢国 姬
南虢国 上阳
杜国
郇国 姬 伯 -春秋早、中期 晋国
虞国 姬 山西省平陆、夏县一带 公爵或者侯爵 -前655年 晋国
魏国 姬 山西省芮城县 -前661年 晋国
贾国 姬 侯 -前678年 晋国
霍国 姬 山西省霍县西南 -前661年 晋国
耿国 姬 -前661年 晋国
韩国 姬 山西省韩县
杨国 侯
仇由国 晋国
倗国
梁国 嬴 伯 -前641年 秦国
芮国 姬 陕西省大荔县 伯 -前640年 秦国
小虢国 -前687年 秦国
雍国
毛国 陜西岐山、扶风一带 卿
上鄀国 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轸国 偃 湖北省应城县西 楚国
鄂国 楚国
随国 姬 侯 楚国
曾国
夔国 -前634年 楚国
罗国 湖北省宜城县 楚国
鄘国 湖北省竹山县 楚国
邓国 曼 湖北省襄樊市北 侯 -前678年 楚国
权国 子 湖北省当阳市东南 公 楚国
郧国 湖北省安陆县 子 楚国
胡国 子 -前496年 楚国
绞国 湖北省郧县西 楚国
赖国 姬 湖北省随州市东北 子 -前538年 楚国
顿国 子 -前496年 楚国
析国
鄾国
廪国 楚国
六国 偃 安徽省六安市 -前622年 楚国
英国 -前646年 楚国
黄国 嬴 子 -前648年 楚国
钟离国 安徽省沂河东岸 楚国
舒国 楚国
舒庸国 楚国
舒鸠国 楚国
舒蓼国 -前601年 楚国
舒龙国 楚国
舒龚国 楚国
舒鲍国 楚国
桐国 安徽省桐城县 楚国
养国 -前528年 楚国
巢国 -前518年 楚国
徐国 嬴 侯 -前512年 吴国
宗国 楚国
萧国 嬴 安徽省萧县西北 侯 -前579年 楚国
皖国 楚国
贰国 楚国
泉国
妢国
妣国
肥国 -前530年 晋国
鼓国 姬 -前527年 晋国
北燕国 姬 伯
邢国 河北省邢台市 -前635年 晋国
蜀国 四川省中部一带 没有臣服于中原王朝,所以没有爵位。后代君主称“帝”。 -前316年 秦国
巴国 四川省东部一带 子 -前316年 秦国
都国 楚国
轸国 楚国
道国 子 楚国
房国 楚国
厉国 楚国
西黄国 楚国
柏国 楚国
谷国 楚国
邗国 江苏省扬州市东南
钟吾国 江苏省宿豫县 子 -前518年 吴国
莱国 山东省黄县东南莱子城 -前567年 齐国
夷国 夷 山东省青岛市
鲜虞国
义渠国 秦国
骊戎 晋国
燕京戎 山西汾水两岸,静乐县到祁县邬县
绵诸国
山戎
犬戎
西戎
戎蛮
白狄
赤狄
长狄
鄋暪国
翟国
西不羹国 楚国
户戎国 楚国
陆浑戎 楚国
无终国
令支国 燕国
鲜虞国 晋国
孤竹国 子 辽零省朝阳市西南 -前660年 燕国、齐国
Ⅹ 河南信阳潢川县特产,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1、潢川甲鱼
2、潢川金桂
3、潢川空心贡面
4、潢川贡面
5、板栗汁
6、潢川胡辣汤
7、三股油条
8、潢川大米
9、绿豆糍粑
10、潢川牛角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