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茶在古汉语中有什么别称
1、茗
大约在东汉时始用来表示茶,现在与茶字基本通用,为茶之雅称。晋代的郭璞注:“今呼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
2、不夜侯
茶的雅号。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
3、涤烦子
唐代施肩吾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古人谓茶能消除烦恼,故称。
4、余甘氏
茶的雅称。宋代李郛《纬文琐语》说:“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
5、荼
《野客丛书》世谓古之荼卽今之茶,不知荼有数种,惟荼檟之荼卽今之茶也。
② 古代茶名
古代茶名有:庐山云雾茶、龙井茶、六安瓜片、黄山毛峰茶、安溪铁观音等。
1、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中国名茶系列之一,属于绿茶中的一种。最早是一种野生茶,后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始于汉朝,宋代列为“贡茶”。
2、龙井茶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这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土质肥沃,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
3、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4、黄山毛峰茶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黄山茶的采制相当精细,认清明到立夏为采摘期,采回来的芽头和鲜叶还要进行选剔,剔去其中较老的叶、茎,使芽匀齐一致。
5、安溪铁观音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
(2)茶古代的名字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茶文化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类,外加茶区分布广泛,茶树品种繁多,制茶工艺不断革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类。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分类方法,有的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划分,有的根据茶叶外形来划分,有的按初、精制情况划分。
当然,在众多的茶类划分中,运用最广泛、最权威、认知度最高的当属中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十大名茶
③ 古代茶的名字及朝代
雪顶含翠是菜哦。
按年代不同,茶品无论从外观口感制法喝法差别都很大,从唐代开始,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的不知凡几。
从你举得例子上看,可能是想找找比较稀少,名字右有点意思的茶。那就列举几个,有些只留名字,没有很明确的说明啊。
唐:比较为人所知的有50多种,例如:顾渚紫笋,神泉小团,香雨,东白,邕湖含膏,蒙顶石花,小江园,西山白露等
宋:大体常见的有90多种,双井茶,临江玉津,青凤髓,纳溪梅岭,巴东真香,龙芽,信阳茶,西庵茶等等。
元:据说也有40多种,头金,泥片,独行,大石枕,大巴陵,小巴陵,青口,龙溪,早春等等。
明:因大规模废团改散,茶种比较乱一点,有名的有五十多种,碧涧,火井,薄片,举岩,骑火,麦颗,云脚,小四岘春,绿昌明,新安松罗,天目茶等等。
有很多茶名延续了好几个朝代,也许有一些变化的,但推论变化不大,但具体什么样,很难说的清,很难考证,一些资料说的都笼统又概括,有的也互相矛盾。个人意见是普通人不用深究。
清代的和现代的茶就比较相近了。武夷岩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婺源绿茶,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庐山云雾,施恩玉露,这些都是现在比较常见的茶。还有些不太常见的,石亭豆绿,敬亭绿雪,老竹大方,莫干黄芽,九曲红梅,温州黄汤等等,有一些现在也能见到。
总之,我国南北纬度跨越大,地理气候复杂多样,多民族混居历史悠久,饮茶习惯也很久远,所以几乎每个地方都由当地的茶种茶品,有的茶品名字起的文艺些,也是很平常的事。翻翻《茶谱》《茶说》,就有很多啦。
④ 古代茶的名称有哪些急需!1
铁观音
信阳毛尖
碧螺春
西湖龙井
云南普洱
六安瓜片
⑤ 在古代的茶还叫什么名
唐代以前的古书中,茶的称呼有多种,有“荼”、“”、“荈”、“槚”、“蔎”、“诧”、“茗”、“葭”、“葭萌”等,其中以“荼”字用得最多,但当时“荼”是一个多义字,“荼”有时是指苦菜,有时是指茶。后来,大概是为了区分苦菜和茶,将指茶的荼字加一个“木”字旁,因此就有了“”。在唐代以前“荼”和“”,是茶的常用文字称呼,读音一般仍读茶(cha)音。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湖南省有个茶陵县,是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于古长沙国置的县称“荼陵县”(因产茶多而名之,“荼”字汉时就音茶)。“葭萌”也是古代茶的称呼,明代杨填《郡国外夷考》称“《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之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可见,在茶陵县之前早已有以茶命名的县城---“葭萌县”。
茶文字的规范,自隋代的一本字典性质的书《广韵》开始,它同时收有“荼”、“”、“茶”字,并说明“茶”是“荼”、“”的俗称,因此唐代开元年间官修《开元文字音义》中就正式收入了“茶”字,专指茶树和茶叶,到陆羽写《茶经》时,就只用《茶》字,而不用“荼”和“”了。
“茗”字在很多古书中,有的是指茶的嫩芽,有的把它指作晚采的茶,即“早采者称茶,晚采者称茗”。但现代语言中,往往将茗作为茶的雅称,似乎“品茗”比“饮茶”更雅致些。
⑥ 茶的古名
◎ 荈 chuǎn
〈名〉
采摘时间较晚的茶 [tea that is collected late]
荈:茶叶老者。——《玉篇》
槚,苦荼。——《尔雅》。晋· 郭璞:“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
⑦ 古代茶叶名称在唐代以前的古书中有多种称呼
中国古代茶叶名称在唐代以前的古书中有多种称呼:“荼”、“茶”、“荈”、“槚”、“蔎”、“诧”、“茗”、“葭jia”、“葭萌”、“诧”、“卢”等,其中以“荼”字用得最多,但当时“荼”是一个多义字,“荼”有苦菜和茶两重意思。后来为了区分苦菜和茶,将指茶的荼字加一个“木”字旁,因此就有了“木荼”。在唐代以前“荼”和“木荼”,是茶的常用文字称呼,读音一般仍读音茶(cha)。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湖南省有个茶陵县,是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于古长沙国置的县称“荼(cha)陵县”
⑧ 古代都有什么茶,只要茶名
大红袍:
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还有另一说法,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
铁观音:
铁观音原产地安溪县,此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民谚说:“四季有花常见雨,严冬无雪有雷声”,可谓得天独厚。内安溪群山环抱,土质大都是红壤,呈弱酸性,非常适宜于茶的生长,又可谓得地之灵气。安溪铁观音条索肥壮,卷曲紧结,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馥郁,清香悠长,品之滋味浓郁,醇厚甘鲜,入口留余香,回味甘甜带蜜味,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正是独特的天时地利让安溪铁观音茶叶“沐日月之精,收山峦之气,得烟霞之华,食之能治百病”。常饮铁观音茶,有益于祛病保健,养生长寿,犹如观音菩萨保佑一般。加之安溪铁观音茶叶色有独特的乌润砂绿铁色,故称之为“铁观音”,这样解释,顺理成章,我以为更恰当。
龙井茶:
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龙井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传说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离龙井500米左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初名报国看经院。北宋时改名寿圣院。南宋时又改称广福院、延恩衍庆寺。明正统三年(1438年)才迁移至井畔,现寺已废,僻为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