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知道古代的长度名称,(尺、丈……………………)这些
古 代 的长度单位:肘、虎口、掌。古代常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根据,中东如此,中国不能不如此,其实全球如此。《孔子家语》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一人高为一丈,故有"丈夫"之谓。
以色列"肘"就是一个身体单位。(cubit、cubitum elbow)肘尺,又叫腕尺,一种古代埃及或以色列的长度单位,自肘至中指端,约长等于18至22英寸。1英寸大约2.54厘米,换单位后"1肘"大约为46-56厘米。确实腕尺这一长度单位会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变化,比如在高身材的白人种族和身材相对比较矮的黄种人那里的尺度会不一样。这或许就是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很可能:以色列"1肘" =(战国)2尺= 46厘米。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和"肘"本身的不确定性,已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了。后面大家将会发现,古代度量衡单位之间"2进位"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有人认为"1肘"等于"52厘米"。"肘"单位是否在古代发生过大的变动还是个疑问。
《圣经》中还有一个从人身体发展出来的单位:"虎口",英语为"span"。这完全是个中国人同样使用的古老概念:"一扠(za)"--手掌全部打开后拇指尖与中指尖之间的最大距离。在官方正式使用场合"虎口"是个有具体固定尺寸的度量单位:1 span = 23厘米。中国的"1尺(战国)"恰好是"23厘米"!所以:以色列"1虎口"(1 span)=中国战国1尺。换句话说:以色列1肘= 2虎口=战国2尺。
以上中国长度单位与以色列古代单位的等同是不是偶然的呢?让我们继续。
在古代中东地区(如古埃及和以色列),更小的另外一个长度单位是"掌宽"(hand、hand breadth),大约7.7厘米。中国的1(商代)尺恰好是15.8厘米,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2(以色列)掌宽= 1(商代)尺。
现在的米制来自法国,"一米等於光在真空中时间在1/299792458秒内所通过的距离",相当于定义光速为299792458米/秒。起源於法国1790年法国科学家鲍尔德等人建议"取北极到赤道通过巴黎子午线的长度的十万分之一作为单位",之所以称呼为"米",则是因为meter的缘故。
英国长度单位是"foot",英尺,很明显最初这是一个自然尺度。英寸也是一个"自然"度量单位:来源于三个大麦粒的长度,约合2.54厘米。但1英尺却等于30.48厘米。基本上是个"整数"换算。中国的三尺恰好等于一米。
英国还有为"码"(yard)的长度单位,1码= 0.914米=中国清朝"2步"。
中英两国的长度单位会随着岁月而改变,所以它们今天的些微差异不能作为否定它们有共同文明渊源的证据。这方面还有更多例证。
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寻、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
双臂伸展后的长度为"庹",传统说法是"1庹"大约合今天的"5市尺"。
中国还有一个长度单位叫"墨"也等于5尺。那么看来:1墨= 1庹?这是不是古代人由于语言的不同,来到中国后对同一种长度单位有不同的叫法引起的重复呢?存疑。
中国的度量衡多在商代后出现,战国比较纷繁,秦以后相对统一。
中国1寻= 8尺,与"步"接近。"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这看起来十分杂乱,我得到的基本数据是,1中国寻= 1米6。万里之外的英国也有一长度单位"英寻"(fath)。1英寻= 2码= 1.8米。英寻与中国寻之间仅差0.2米!他们是否在古代为同一起源呢?
另,1仞=周制8尺(约合1.8米),汉制为7尺,东汉末为5尺6寸。
上面几个单位,又都与中国古代的一个单位"引"接近。中国1引= 1.8米,实际上,1中国引= 1英国寻!
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有定制,为古八尺。后引申车轮过后的印痕为"轨"。这又是一个"寻"的翻版:1.8米。
中国的"步"是动态的的距离,英国的英尺(foot)实际上为静态一脚的长度,他们有本质上的差别。
中国1步= 1寻= 2跬。
"倍寻为常",所以:1常=2寻。
古人明显在度量衡方面有以"2"进位的习惯,并且偶有以"5"进位的习惯,再然后是"8进位","10进位"似乎并不多见。这些度量衡单位上的进位习惯在以色列地区也一样,可视为全球有文化渊源的另一个例证。之所以多采取"2进位"是因为它最简单,选取"5进位"则是由于人手5指为最方便的计算工具。
扶:古代有"1指为寸,1扶4寸"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四指并拢的宽度为"1扶"。既然是四指并拢的宽度即为"扶",那么很容易回忆起来上面的一个以色列单位:"掌宽",他们是完全一样的。同时,我们在英语词典上可以查到:1 span(掌宽)= 4英寸。换句话说:不仅中国"扶"=以色列"掌宽",而且中国"指(宽)" =英国"英寸"!
1(以色列)掌宽= 7.7厘米;1(商代)尺= 15.8厘米;1英尺= 30.5厘米,完全可以说:1英尺= 2商代尺= 2 X 2掌宽!
长三丈、高一丈为"稚"。这真是个奇特的长度单位。
矢、筵、几,这几个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我没有查到。我想他们可能来自于生活,比如"筵"、"几"就有可能是古人坐在筵上、几旁得来的长度。古代中东人也是席地而坐的,他们与中国古代一样使用筵、几。他们的坐席筵几肯定有定制,会引申出固定的长度单位。这方面也可以考察今天依旧使用塌塌米的日本情况。
中国传统的市尺制恰好"3尺=1公尺"很耐人寻味。中国的2华里约等于1公里(1000米)也很神奇。
在度量衡单位中,长度单位应该是其中最早使用的一种,并且也应该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然后才是"量"和"衡"。古人最起码在5000年前就应该有比较固定的长度单位了,因为那个时候不仅天文很发达了,而且金字塔也已经出现,没有精确的长度单位是难以想象的。假如让我推测,长度单位至少应该早于7000年前出现才符合一个科学的解释。
『贰』 古代女子长幼名字大小排名
中国的“伯、仲、叔、季”是怎么回事?在先秦时期,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因为那时的女子虽有名字,但限于周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女子的姓于是担负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幺姑(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儿)。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的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叫方式在当今某些农村还能见到。根据《国语辞典》记载:“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同时,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长幼的次序。辞典的解释为:“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
先秦时对女子的称呼,通常是在其姓氏之前+识别区分,这种区分可能是方位,亦可能是父族的地名,亦可能是丈夫的封地谥号,亦可能是族中长幼排行等,但不能会直呼名字。
『叁』 古代所有长公主的名字
汉景帝刘启之姐馆陶长公主刘嫖
汉武帝刘彻之姐平阳长公主
汉武帝刘彻之女卫长公主
汉昭帝刘弗陵之姐鄂邑长公主
汉宣帝刘询之女敬武长公主
汉光武帝刘秀之姐湖阳长公主刘黄、妹宁平长公主刘伯姬
汉光武帝刘秀之女舞阳长公主刘义王
南朝刘宋少帝刘义符之姐会稽宣长公主刘兴弟
南朝刘宋孝武帝刘骏之妹新蔡长公主刘英媚
南朝刘宋废帝刘子业之姐会稽长公主刘楚玉(山阴公主)
北齐文宣帝高洋姐妹太原长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之妹永嘉长公主
唐高宗李治姐妹高阳长公主
宋太祖赵匡胤之妹燕国长公主(秦国大长公主)
宋真宗堂姐秦国长公主
宋真宗姐妹宣慈长公主、贤懿长公主、寿昌长公主
宋仁宗之姐卫国长公主(升国大长公主)
明太祖朱元璋之姐曹国长公主朱佛女
明神宗朱翊钧之妹永宁长公主
『肆』 古代人的名字
:“名字”一词,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
“飞”是名, “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
“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古人的名有多种种类,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们取字非常简单,往往只取一字,与“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这些名字中的“渊”、“牛”、“弓”就是他们的字。当然,有些人取字时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别的字辞,如陈胜字涉,项羽字籍等即是。东汉以后,人名取字才越来越讲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有了名以后,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等等;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天)、“永全”等等。这些,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拙’,乃嫠媪也”。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如上述书中举了一个县官审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说明问题。这一例子说,一位县官在审理一桩窃案时,责难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其意,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2字号,也有3字、4字号,甚至还有10余字、20余字的别号。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至于宗教界的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别号的字竟达28个之多,即“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个字,真可谓古今一大奇观。
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也有好几个。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别号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达4个之多。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他们有姓名又有字、号。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伍』 中国古代名字最长的诗人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陆』 求古代的官职。。名字越长越好。。。
周代叫“大行人”,秦朝叫典客,汉改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
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
鸿胪寺主事的有:卿、少卿、丞、主簿。主官为鸿胪寺卿。
『柒』 古代名字是什么
古人有名有字。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古人起名取字方式虽多种多样,但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须,字子迟。须、迟都是“待”义。
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其名字仿效了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
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
杜甫,字子美,“甫”的解解释则是“古代美男子的称呼”;
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毛泽东,字润之,“泽”与“润”含义也相近。
蔡琰,名琰,字文姬。琰,美玉。姬,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欧阳修,名修,字永叔。修,长。永,本指水流长,引申为长。
秋瑾,名瑾,字璿卿。瑾、璿,皆为美玉也。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韩愈字退之,愈的意思是“痊愈、越来越好”之意;
晏殊,字同叔,“殊与同”就是意义相反;
朱熹,其名熹,字元晦,“熹”明亮之意,而“晦”则是昏暗的意思。
黄损,字益之,
徐退,字进之, “损”与“益”,“退”与“进”。
顾炎武,名炎武,字宁人。武,泛指干戈之事。宁人,使人相安无事。
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
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曹操,字孟德。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关羽,字云长,由鸟儿的羽毛连想到天空的浮云。
陆羽,字鸿渐。《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字对名作了解释。
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明是诚的后果。
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贾岛,字浪仙,由岛想到浪花的洁白自由。
陆龙,字在田,
钱谦,字受益,
高明,字则诚,
李宗仁,字德邻,
苏轼,名轼。字子瞻。轼: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君冯(凭)轼而观之”。
苏辙,字子由,辙,车轮碾过的痕迹。由,经过,经历。
张岱,名岱,字宗子。岱,泰山的别称,也叫岱宗,岱岳。
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雷简夫,字太简。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
辛弃疾,字幼安,从小根除病疾,自然得获安康。
元朝马致远,字千里,骏马奔驰可致千里之意。
张九龄,字子寿,“九龄”正属“童子之寿”也。
郭璞,字景纯,正是“璞玉”同“纯良”呼应。
孔尚任,字举重,“任”同“重”呼应,寓有“任重道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