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域古代所有的部落和古国
西域三十六国:
龟兹、焉耆、若羌、楼兰、且末、小宛、戎卢、弥、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尉犁、姑墨、卑陆、乌贪訾、卑陆后国、单桓、蒲类、蒲类后国、西且弥、劫国、狐胡、山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车师尉都国、车师后城国等国,除此之外还有乌孙、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乌弋山离等。
㈡ 请问古代中国都有什么部落!
裴李岗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
裴李岗文化(公元前7000年~前5000年?),是新石器时期中国黄河流域一带的一个中原文化,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根据考古学家对于在1977年首次挖掘的文明的鉴证,当地文化平均开始于公元前5千年,最早的甚至远至公元前8千年。
从考古挖掘的出土文明来看,当地人已经懂得畜牧和耕种。它们会在田里种植小米,又会在家里养猪。而当地文明亦是现时中国已知的最早期陶器文明。
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
仰韶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的仰韶村遗址。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木头做骨架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烧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
对仰韶文化墓地的发掘为对它的认识带来了许多贡献。墓地的随葬品和下葬的方式为当时的生活方式、信仰、生活条件带来了许多启发。
对于仰韶文化的内部分类、时间上的分类以及各个遗址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术界还有争论。对仰韶文化的社会结构也还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今天认为它主要是一个父系社会,早期的母系社会的论点现在只有比较少的人支持了。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早期有仰韶文化来自西方的论点。1960年左右在陕西的考古发掘对这个论点提出疑义。现在一般认为陕西地区的仰韶文化是继老官台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按时代顺序可以分为半坡类型、庙底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龙山文化被看做它的继承文化。
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
龙山文化最早因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被人们发现。龙山文化处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存在于公元前2,900年至2,100年。这个时期陕西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及种类均大为增长,快轮制陶技术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亦较为盛行。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
在龙山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黑陶制品了。黑陶源自于人们的生活用器,而后由于质地易碎,逐渐走出日常生活。如今,黑陶被作为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㈢ 古代最为强大的两个部落名称
黄帝部落
有熊:黄帝的部落名,并非国家。大约公元前4856前,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有个龙图腾的部落,其首领名叫少典。他是伏羲和女娲的直系后裔,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是有蟜氏之女。在首领毡房里,传来了婴儿“哇哇”的哭啼声,轩辕黄帝诞生了,所以这个有熊部落也就有了名气。
炎帝部落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不仅汉族)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㈣ 古代有哪些部落族名
漠南蒙古的部落很杂,如土默特,察哈尔,喀啦沁,兀良哈,蒙古贞,巴尔虎等.
漠北蒙古较为单一,即喀而喀部,也就是外蒙古或蒙古国.
漠西蒙古有四大部: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土尔扈特西迁后,原附属于杜尔伯特部的"辉特"部加入四部行列,又组成新的卫拉特四部). 蒙古地区的旗分为总管旗和札萨克旗两种。总管旗设总管,由中央派遣的将军、都统、大臣直接统辖,其中包括内属的察哈尔八旗、归化土默特两翼以及热河都统所辖厄鲁特一放,科布多参赞大臣所辖明阿特、扎哈沁各一放、阿尔泰和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九旗、定边左副将军所辖唐努乌梁海五旗、驻藏大臣所辖达木蒙古八旗等。
其余大多数蒙古部之旗,称为札萨克旗,清廷在这些地区建札萨克旗,受中央监督。札萨克旗又分为内札萨克(漠南蒙古,亦称内蒙古,6盟49旗加上阿拉善、额济纳二旗,有兵权)和外札萨克,由喀尔喀蒙古(亦称外蒙古)
4盟86旗,青海蒙古29旗,阿拉善厄鲁特1旗,乌兰乌苏厄鲁特2旗,额济纳土尔扈特1旗,杜尔伯特16旗,以及渥巴鍚率领回归的土尔扈特部等所建的旗组成,无兵权。
内蒙古共有二十四个部落。分别是:科尔沁部、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敖汉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鲁特部、阿鲁科尔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腾部、喀尔喀左翼、喀喇沁部、土默特部、乌殊穆沁部、浩齐特部、苏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纳尔部、四子部、茂明安部、乌喇特部、喀尔喀右翼部、鄂尔多斯部、这二十四部被组成六盟、分四十九个旗,这**十九旗分别为:
1、哲里木盟(哲盟):统辖十旗、是这十旗的会盟地,东临吉林和黑龙江辖区,西接昭乌达盟和锡林郭勒盟,南至奉天府,北到黑龙江。哲里木盟4部10旗(亦称嫩江十旗),其中科尔沁1部6旗,扎赉特1部1旗,杜尔伯特1部1旗,郭尔罗斯1部2旗;十旗分别是:科尔沁左翼前旗、(1636年,崇德元年设。“科尔沁”一词源于鲜卑语,意为带弓箭的侍卫),科尔沁左翼中旗(崇德元年设),科尔沁左翼后旗(1649年,顺治六年设)、科尔沁右翼前旗(崇德元年设)、科尔沁右翼中旗(崇德元年设)、科尔沁右翼后旗(崇德元年设)、郭尔罗斯前旗(1648年,顺治五年设)、郭尔罗斯后旗(顺治五年设)、扎尔伯特旗(顺治五年设)杜尔伯特旗(顺治五年设)、扎赉特旗(顺治五年设)。
2、卓索图盟(卓盟):统辖五旗、是这五旗的会盟地,东临锦州府、西接昭乌达盟,南至宁远边墙,北到昭乌达盟。卓索图盟2部5旗,其中喀喇沁1部3旗,土默特1部2旗;五旗分别是:土默特左旗(崇德元年设)、土默特右旗(1645年,顺治二年设)、喀喇沁左旗(顺治五年设)、喀喇沁右旗(崇德元年设)、喀喇沁中旗(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设)。
3、昭乌达盟(昭盟):统辖十一旗,是这十一旗的会盟地,东临哲里盟和卓索图盟,西接锡林郭勒盟、南至承德府,北邻锡林郭勒盟和哲里木盟,昭乌达盟8部11旗,其中敖汗1部1旗,奈曼1部1旗,巴林1部2旗,阿鲁科尔沁1部1旗,扎鲁特1部2旗,翁牛特1部2旗,喀尔喀(左翼部)1部1旗,克什克腾1部1旗;十一旗分别为:敖汉旗(崇德元年设),翁牛特左旗(崇德元年设)、翁牛特右旗(崇德元年设)、奈曼旗(崇德元年设)、巴林左旗(顺治五年设)、巴林右旗(顺治五年设)、扎鲁特左旗(崇德元年设)、扎鲁特右旗(顺治五年设)、阿鲁科尔沁旗(崇德元年设)、克什克腾旗(顺治三年设)、喀尔喀左翼旗(1664年,康熙三年设)。
4、锡林郭勒盟(锡盟):统辖十旗,是这十旗的会盟地。东临哲里盟和昭乌达盟,西与北接喀尔喀蒙古、南至察哈尔八旗。锡林郭勒盟5部10旗,其中乌珠穆沁1部2旗,浩齐特1部2旗,苏尼特1部2旗,阿巴嘎1部2旗,阿巴哈纳尔1部2旗;十旗分别为:乌殊穆沁左旗(顺治三年设)、乌殊穆沁右旗(崇德六年设)、浩齐特左旗(顺治三年设)、浩齐特右旗(顺治十年设)、苏尼特左旗(崇德六年设)苏尼特右旗(崇德七年设)、阿巴噶左旗(顺治八年设)、阿巴噶右旗(崇德六年设)、阿巴哈纳尔左旗(康熙四年1665年设)、阿巴哈纳尔右旗(康熙六年设)。
5、乌兰察布盟(乌盟):统辖六旗,是这六旗的会盟地,东临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旗,西接阿拉善厄鲁特蒙古,南至归化城和鄂尔多斯,北邻喀尔喀蒙古,乌兰察布盟4部6旗,其中四子王1部1旗,茂明安1部1旗,乌拉特1部3旗,喀尔喀(右翼部)1部1旗;六旗分别为:四子部落旗(顺治八年设)、茂明安旗(顺治六年设)、乌喇特前旗(顺治五年设)、乌拉特后旗(顺治五年设)、乌拉特中旗(顺治三年设)、喀尔喀右翼旗(顺治十年设)。
6、伊克昭盟(伊盟):统辖七旗,是这七旗的会盟地,东临归化城土默特,西接阿拉善厄鲁特蒙古,北至乌喇特界,南邻陕西长城,伊克昭盟1部7旗,即鄂尔多斯部。七旗分别为:鄂尔多斯左翼前旗(顺治六年设)、鄂尔多斯左翼后旗(顺治六年设)、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顺治六年设)、鄂尔多斯右翼前丰旗(一说1731年,雍正九年设,一说1736年,乾隆元年设)。
在内扎萨克蒙古四十九旗中,除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领是非黄金家族成员外,其余皆为黄金家族成员,这四旗贵族称塔布囊(驸马的意思)
,而其余四十五旗贵族皆称台吉,在这二十四部中,以科尔沁部地位和俸银为最高,汗和科尔沁亲王年俸银2500两,一般亲王2000两,科尔沁郡王1500两,一般郡王1200两。这四十九旗中,盛京将军监督科尔沁六旗,吉林将军兼辖郭尔罗斯前旗,黑龙江将军兼辖杜尔伯特、扎赉特郭尔罗斯后旗、绥远将军兼辖乌盟六旗和伊盟七旗,热河都统兼辖卓盟五旗和昭盟十旗,察哈尔都统兼辖锡盟十旗。
㈤ 古风兴趣部落取什么名字好
就叫古风兴趣部落最适合不过古风兴趣部落。
㈥ 古代欧洲各个国家(部落)的名称。如:拜占庭,维京,条顿,哥特,日耳曼等。。帮我罗列一个古今地方对照
拜占庭
拜占庭帝国是东罗马帝国,已经灭亡。
拜占庭城市是古希腊的移民城市,公元前660年为希腊人所建。后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重建并扩建了拜占庭,并于公元330年宣布迁都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意谓“君士坦丁之城”。别称“新罗马”。现在则指伊斯坦布尔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区。
维京
维京人是诺尔斯人的一支 (斯堪的那维亚人),他们是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侵扰并殖民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的探险家,武士,商人和海盗。
可以理解为现在的芬兰-瑞典地区。
条顿
条顿人是古代日耳曼人中的一个分支,公元前4世纪时大致分布在易北河下游的沿海地带,后来逐步和日耳曼其他部落融合。后世常以条顿人泛指日耳曼人及其后裔,或是直接以此称呼德国人。
哥特
哥特人是日耳曼部落的人,从公元第一世纪开始,居住在多瑙河的边界地区。
在公元第六世纪的后期,当意大利被新来的蛮族伦巴底人入侵后,东哥特人就被消灭,幸免于难者崩散为小群体。
西哥特人在西班牙的王国就维持得比较久。711年,新的威胁来自南方。伊斯兰教的军队从北非渡海而来,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把最后一个哥特王国消灭。
这个词现在是一种文化:1、哥特式建筑的(12至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建筑风格,以尖拱﹑ 拱顶﹑ 细长柱等为特点);2、哥特派的,哥特风格的(18世纪的一种文学风格,通常描述有神秘或恐怖气氛的爱情故事).
日耳曼
公元1世纪至3世纪,各日耳曼人部落开始结成联盟。
北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是斯堪的纳维亚的日耳曼人。他们后来演化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岛人。考古学家将北日耳曼人又分东西两股。
西日耳曼人
西日耳曼人包括:* 易北河日耳曼人如斯维比人,后来演进为施瓦本人、马科曼尼人/马克曼人和夸迪人/夸地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 * 北海日耳曼人如巴塔维人、弗里斯兰人/弗里斯人、考肯人、萨克森人/撒克逊人、盎格鲁人、朱特人等,后来形成盎格鲁-撒克逊人。 * 莱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鲁西人、卡狄人为(黑森人的祖先)、法兰克人等
东日耳曼人
在东日耳曼人中有波罗的海南的哥特人、汪达尔人和勃艮第人等。考古学家将他们细分为四个组。由于匈奴人从亚洲进入以及斯拉夫人从东欧涌入这些人受到非常大的压力,他们被迫向西和向南迁徙,这使他们与当地人之间产生了很多冲突。
古日耳曼人已经融合在欧洲各个国家民族中。由于日尔曼人普遍具有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显著白种人特征,这些白种人特征往往被纳粹党视日尔曼人为优秀人种的的根据。纳粹党也把这些白种人特征用作衡量一个民族是否属于优秀民族的标准,历史上这些显著的白种人特征陆续衍生出关于日尔曼人的传说。
㈦ 大家帮我起一下古代部落的名字,越多越好。谢谢
太多了 以前部落都是人的名字建的
蚩尤 共工 祝融 玄冥 伏羲 神农 轩辕 颛顼 后土
刑天 帝江 柳相 夸父 句芒 天昊
望采纳哦
㈧ 求古代边塞部落名称,比如古代的鲜卑,突厥,匈奴,还有什么大漠的拓跋族啊这些名称,再给一些这些部落的
第一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古代匈奴族呼衍儿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在史籍《汉书》中也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
古代匈奴族呼衍部落以部落名称为姓氏,称呼衍儿氏,为古代匈奴族四大贵族姓氏呼延儿氏、卜氏、兰氏、乔氏之一。从东汉末期及魏、晋、南北朝、唐、宋朝时期逐渐迁入中原后,随汉族习惯,改为汉字复姓呼延氏。
后匈奴呼延氏族人因避封建王朝之祸难,逃迁到陕西地区(一说逃往北国投亲避难),省文简化为单姓呼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古代鲜卑族呼衍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汉书》的记载,呼延为古代鲜卑族姓氏之一,按唐朝学者颜师古的注释,即今天所称的呼延氏。后鲜卑呼延氏族人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呼氏者。
呼延氏有部分族人融于回回民族,故回族中亦有呼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古代女真族呼伦觉罗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呼伦觉罗氏,满语为Hulegiolo Hala。呼伦,满语为“十小斗粮”之意,是善于务农的觉罗。世居黑龙江、叶赫(今吉林梨树)、辉发(今吉林辉南)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呼氏、赵氏。
②满族瑚呼氏,满语为Huhu Hala,瑚呼满语为“酒麴”之意,世居虎尔哈乌拉(今黑龙江牡丹江),后改汉字单姓为呼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古代达斡尔族达呼哩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达呼哩氏,世居黑龙江地区,后有满族亦用其姓氏,后改汉字单姓为呼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记载:
①蒙古族呼吉雅氏,蒙语为“儿子的命运”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者。
②蒙古族呼克苏勒氏,蒙语为“祭祀司仪”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傅氏者。
③蒙古族呼勒都氏,蒙语为“冻”之意,据说是奥矣·毛都氏的一个分支,其汉姓有为呼氏、傅氏者。
④蒙古族呼和淖如得氏,蒙语为“青色的湖”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何氏、和氏者。
⑤蒙古族呼和绍布氏,蒙语为“青色的大鸟”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和氏、傅氏者。
⑥蒙古族呼勒都古德氏,蒙语为“冰雪中的雄鹰”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胡氏、董氏者。
⑦蒙古族呼热特氏,亦称呼热图氏,蒙语为“长寿”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袁氏者。
呼延复姓的族人多在山西,不过,其中有一支迁到陕西后改姓单字“呼”氏。呼氏有部分族人后来在元朝初期融于回回民族,故回族中亦有呼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㈨ 新创建的古风部落,想给它起个名字。有没有什么唯美古风的名字
如梦似幻
竹下煮茶浊自知
樱落如雨
月下琉璃
水澈浅浅
淡若清风,浅若流云